9月份以来,产地煤炭市场煤种价格分化严重。

而不定价的根本,是煤炭企业没有市场话语权。但煤炭电商毕竟增加了一个开放的第三方平台,交易量也会逐步上升,但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煤炭企业的传统订货方式。

青松翠柏守英烈春风白花寄哀思——市文联开展祭奠缅怀革命先烈活动

由于对市场的判断不能形成共识,或者对未来走势难以做出明确的把握,价格高了用户不接受,价格低了煤企也不好承受,那就只好求同存异,订量不定价。但这个幅度供需双方都不好在年初确定。三是,互联网+煤炭的电商逐渐增多,订货有了更多的选择方式。即使用户订货后,一两也没有形成销售,煤炭企业也不可能去追究其法律责任。一是,煤炭订货合同,仍然是最无约束力的合同。

与往年不同的是,随着近三年来煤炭市场的大幅下挫,召开大型煤炭交易会的几率大为减少,但煤炭订货作为煤炭交易的传统方式,仍然赋予它重要的使命。二是,订量不定价,销售合同也缺乏可操作性。加快推进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

加强顶层设计,依法治企,健全符合集团利益的管理权责,系统推进集团公司管理创新工作。一是加快资产证券化进程。一是受北京9.3抗战阅兵期间部份企业停限产影响,煤炭下游钢焦、建材、化工等工业行业煤炭需求明显走低,炼焦煤需求受到较大抑制,洗精煤价格下调1520元/吨;二是受经济低迷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发、用电量整体下降,动力煤需求总体走弱,电煤及市场动力煤价格下调510元/吨。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对资源枯竭型企业、衰老矿区给予更明确、更系统的扶持政策和转产资金支持。

四季度是动力煤消费旺季,特别是1112月份入冬取暖储煤、电厂补库备煤等利好因素,预计动力煤市场有望企稳回升,价格小幅调升;但钢焦、水泥等行业受冬季房地产、建筑施工影响,生产经营处于淡季,炼焦精煤市场需求将明显趋缓,价格下行压力较大。河北省作为重工业耗煤大省、重点污染和雾霾整治地区,今年全省消减煤炭消费量500万吨,煤炭消费主要行业钢铁、电力、水泥、焦化受到很大影响,煤炭需求严重受阻,特别是把减少煤炭消耗作为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主要手段,煤炭销量下降非常明显,前九个月本省煤炭销量减少275.77万吨,煤矿存煤增加,河北大部分钢焦厂、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仍在12天和20天左右。

青松翠柏守英烈春风白花寄哀思——市文联开展祭奠缅怀革命先烈活动

对深部开采、三下采煤、急倾斜煤层开采、难采煤层开发利用、稀缺煤种开发利用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围绕煤炭清洁转化利用,从项目、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1-9月份,全省工业总产值673.07亿元,同比下降1.42%;营业收入2759.58亿元,同比下降1.25%;工业增加值181.98亿元,下降26.02%;固定资产投资56.62亿元,下降35.56%;全行业亏损25.95亿元,同比增亏4.02亿元。进一步加大挖潜增效工作力度,坚持多措并举,全面发力,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9月份,是煤炭消费的传统淡季,煤炭市场整体处于弱势运行态势。

老企业转型难,结构调整任重道远。治霾降污、控煤减耗影响较大,煤炭需求受到明显抑制。紧密围绕经济工作中心,充分发挥各级创新创业团队作用,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煤化工研发中心等技术平台,加快推进三下采煤、薄煤层开采、安全高效开采及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开发等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二是持续深化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动力精煤同比下降87.30元/吨,降幅为15.50%,环比下降3.91元/吨。

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链条,提升产品效益增长点;三是大力拓展提升现代服务业。其中:开滦集团少运187.49万吨,下降17.66%,冀中能源集团少运162.34万吨,下降11.35%。

青松翠柏守英烈春风白花寄哀思——市文联开展祭奠缅怀革命先烈活动

黄金十年,煤炭企业纷纷开发省外煤炭资源,资金投入多、力度大、产量高、且优质资源少、市场环境、运输条件受限,效益差,又赶上了市场巨幅下滑,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省内矿井优质资源逐渐减少,非煤产业规模小、效益差,一煤独大的偏重结构没有明显改善。下一步工作重点及措施深挖提质降本增效潜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一是加强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现保量增收;二是强化营销管理,提高销售利润水平;三是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提质增收;四是严格成本管控,推进扭亏增盈;五是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运营效益。密切跟踪研判市场形势,优化资产重组方案,择机推进重组工作;二是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煤炭销量减少,9月份,省内商品煤销量完成559.22万吨,同比少销28.50万吨,降幅4.85%。协调解决企业税费过重问题。19月份,省内原煤产量完成6067.12万吨,同比少961.56万吨,下降13.68%;洗精煤产量完成2837.93万吨,同比少产254.46万吨,下降8.23%。加强和谐企业建设,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把握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优势要素,调整优化存量和增量股权结构,加大现有项目和在建项目资本金置换力度,推进能源化工、煤电热、现代服务等重点行业和项目的整合重组,发挥比较优势,减少财务费用,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盈利水平。截止9月,全省煤矿存煤324.50万吨,比去年底增加28.74万吨,比上月底增加62.19万吨;河北南部九大电厂存煤可用19.96天,比上月底增加5.44天;省内主要钢焦厂存煤可用11.50天,比上月底减少0.34天。

坚持面向市场,正确处理集中与自主的关系,深化物供四集中、销售五统一、设备六统一体制改革;四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进对外开放。煤炭价格大幅下滑,煤款回收困难,资金严重短缺,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截止9月底,两大集团累计外欠煤款52.33亿元,比上年底减少5.71亿元;比上月底减少0.67亿元,主要是钢焦大户欠款,且大部份为承兑汇票。虽然国家、省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力度,出台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大投资力度,以及季节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煤炭消费提升,促使煤炭市场走出低谷,但短期内难以取得较大成效,市场需求下降、煤炭消费减少、价格低位震荡已成常态化。

综合判断:今年四季度煤炭经济形势仍将维持低位徘徊运行态势,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有较大变化,煤炭供需矛盾、量价企稳回升、行业扭亏脱困的压力依然较大。9月份,省内原煤产量完成674.10万吨,同比多产43.06万吨,增长6.82%;洗精煤产量完成312.51万吨,同比少产25.68万吨,下降7.59%。1-9月份省内商品煤销量完成5170.11万吨,同比少销275.77万吨,下降5.06%。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供大于求的环境下,煤炭供需矛盾持续加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国内各大煤企为占据市场用户,采取以量补价、变相降价、竟相压价的促销方式,抢占市场份额更加明显,受其影响下,我省煤炭市场供需矛盾愈发凸显,各主要用户采取以价定量、降价增量、不降减量、量价挂钩的竞相压价购煤方式,煤炭销售压力加大,煤炭价格屡创近十一年来新低。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破解扭亏增盈和转型发展难题。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转型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19月份,省内煤炭铁路运量累计完成2142.57万吨,同比少运350.71万吨,下降14.07%。加大煤炭质量市场监管。

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建议国家、省应针对资源型老企业转型出台特殊税费政策,降低煤炭增值税税率,由目前的17%恢复到13%的税率,扩大增值税进项税低扣范围,同时加大各种行政性收费的清理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以平稳推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

因此,煤炭行业扭亏脱困任务仍将十分艰巨,不容乐观,全行业应加强自律意识,严控煤炭原煤总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严禁超能力生产,提升煤炭经济总量;切实转变煤炭发展方式,力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煤炭行业稳定健康发展。鉴于目前供大于求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各煤炭企业应采取坚决措施关闭资源枯竭煤矿、停限低效能矿井、缓采劣质煤地区;科学开采稀缺煤种、开发优质资源、加大配煤洗选、提升精煤产率;强化现有矿井技改升级和资源挖潜,完善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推进集约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煤炭经济总量,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一是依法依规抓好安全生产,提高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能力;二是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圆满完成十二五任务目标;三是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建议国家、省应尽快出台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有关政策,考虑当前煤炭企业经营严重困难的实际情况,尽快协调将破产煤矿社区成建制彻底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有利于落实国家关于煤炭企业的脱困政策。完善项目管理体制机制,做好项目前期论证、资金筹措和概预算审查等工作,严格项目验收管理,坚决杜绝超概预算现象发生,努力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今年前三季度,受煤炭需求不旺,市场竞争激烈影响下,一些主要用煤企业,为降低成本,通过招标采购方式进一步压低煤炭采购价格,导致煤炭价格大幅下滑;同时改变煤款结算方式,延缓付款周期,增加承兑比例,煤款回收更加困难,行业效益明显下降,亏损持续上升,运转资金严重紧缺,欠发工资、减人、降薪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有的企业工资拖欠在半年以上,职工生活、矿区稳定压力明显增大。1-9月份全省商品煤累计综合售价328.21元/吨左右,同比下降76.73元/吨,降幅为18.95%;环比下降2.81元/吨。

一是稳步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电煤同比下降68.75元/吨,降幅为25.55%;环比下降3.43元/吨。